引自《iOS12界面交互设计规范(iOS 12 Human Interface Guidelines)》
标签栏在应用屏幕底部出现,提供了在应用不同部分间快速切换的途径。标签栏是半透明的,也可能会有纯色背景,在横竖屏都保持一致的高度,并且在出现键盘时会被隐藏。一个标签栏可以包含无数个标签,但其所能容纳的可见的标签数量根据设备大小和横竖屏模式有所变化。受水平空间的限制,当某些标签无法被显示时,最后一个可见的标签会变成“更多”, 并通过该入口前往其余标签列表的另一屏。
一般来说,利用标签栏组织应用程序级别的信息(In general, use a tab bar to organize information at the app level.)标签栏是扁平化信息层级的好办法,并且一次性提供了前往多个平级信息类别或模式的途径。

不要在某个标签的功能不可用时去掉该标签或是使其失效(Don’t remove or disable a tab when its function is unavailable. )如果标签时而可用时而不可用,你的应用界面会变得不稳定和难以捉摸。确保所有的标签都是有效可点击的,并且向用户解释当前标签内容不可用的原因。比如,当本iOS设备没有歌曲时,音乐应用的“我的音乐”标签页就对如何
下载歌曲做出了说明。
标签栏只能作为导航(Use a tab bar strictly for navigation.)标签栏按钮不应该执行其它操作。如果你需要在当前视图提供作用于元素的控件,你可以使用工具栏。请参阅Toolbars。
避免太多的标签(Avoid having too many tabs.)每增加一个标签就减小了选择单个标签的可触区域,并且增加了应用的复杂性,让用户更难找到所需的信息。尽管“更多”标签可以展示额外的标签项,但这需要额外的点击步骤,并且对标签栏的有限空间没有很好的利用。太少的标签也是个问题,它会让你的界面感觉被分离。一般来说,在iPhone上使用3至5个标签,在iPad上则可稍微多几个。
使角标(badge)低调地传达信息(Use badging to communicate unobtrusively.)你可以在标签上展示角标——一个带有白色数字或感叹号的红色椭圆——来暗示该标签视图或模式含有新信息。
总是在与标签栏相连接的视图切换内容(Always switch contexts in the attached view.)为了让你的界面符合用户预期,选择一个标签后应该直接作用于与标签栏相连接的视图,而不是屏幕其它范围的视图。比如,在分屏视图(split view)的左侧选择了一个标签,是不会导致右半部分突然变化的。在弹窗(popover)选择一个标签页不会导致下方的视图发生改变。
TIP:
理解标签栏和工具栏之间的不同十分重要,因为这两种栏都是出现在应用屏幕的底部。标签栏让用户在应用的不同部分间快速切换,比如时钟应用中的“闹钟”、“秒表”、“计时器”。工具栏则包含了执行当前视图相关操作的按钮,比如创建项、删除项、添加注释或是拍照。请参阅Toolbars。标签栏和工具栏决不会在同一个视图内同时出现。